11月9日,中國科學院科學節·2023(成都)暨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啟動儀式在四川科技館舉行。此次科學節以“走進稻城大科學裝置”為主題,帶領公眾了解四川大科學裝置建設背后的故事。
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分黨組成員、系統單位黨委副書記劉剛君表示,今年以來,成都分院一直在積極思考,如何依托院內外豐富的科普資源,著力推進大科學裝置、國家科教基礎設施、全國重點實驗室、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重大科技資源科普化,為政府公務員、青少年、社區居民、鄉村百姓等受眾提供個性化的科普服務,打造具有中國科學院特色的高端科普品牌。為此,成都分院打造了包括科學節、科學公眾日、興隆湖科學大講堂、科普志愿服務團進校園、大科學裝置科普沙龍等在內的品牌活動,同時積極參與兄弟單位組織的科普活動,貢獻科普“國家隊”的力量?! ?/span>
四川省科協黨組成員、四川科技館黨委書記、館長王歡表示,省科協作為推動科技事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,承擔著服務科技工作者、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、服務公民科學素質提高、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的重要職責。希望通過此次川內大科學裝置走進科技館活動,進一步發揮各方在科普領域的優勢,深化拓展合作,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優勢互補、資源共享、發展共贏,為四川科普事業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,為四川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科學素質保障。
作為科學節配套活動之一,第四期興隆湖科學大講堂同步開講,西南交通大學天體物理中心主任劉煜帶來了主題分享——《神奇的稻城高海拔天文臺址資源》。
科學節期間還特別重磅推出了“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展(成都站)”活動。展覽以“四個面向”為邏輯主線,聚焦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集中展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。展品包括天眼FAST、上海光源等大科學裝置模型,以及“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” “力箭一號” “海斗一號”等中國科學院代表性重大科技成果。
活動由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、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、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、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、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系統單位作為主辦單位,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中心、四川科技館、四川省青少年科技中心、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、天府宇宙線研究中心作為協辦單位。
院屬成都、重慶地區各單位領導以及省市縣(區)科技相關單位的嘉賓共計100余人參加活動。
啟動現場